主要产品:螺栓、螺母、垫圈、钢结构配件、光伏配件、龙骨配件、爬架配件
随着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及技术发展,紧固件的机械性能越来越被重视,常规的紧固件机械性能包括拉力载荷、硬度、脱碳、疲劳寿命等等,其中,疲劳寿命能够直观反应紧固件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物理特性。 众所周知,紧固件的生产过程为:材料球化退火-酸洗磷皂化-冷拔-冷镦成型-螺纹加工-调质热处理-表面处理,汽标生产螺栓规格大多为M10、M12、 M16、 M20、M24等。球化退火后的材料碳化物呈球状分布于基体,可以改变材料冷变形工艺性能;酸洗磷皂化和冷拔后材料尺寸精度高,可用于冷镦成各类螺栓。 研究表明:螺纹成型好坏对螺栓疲劳性能有较大影响,牙底滚搓丝折叠缺陷是导致其早期多源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避免此类缺陷的产生。 紧固件热处理淬火并回火是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高强度紧固件的关键工序。淬火并回火(调质热处理)将极大影响螺栓的最终性能,如对于10.9级螺栓SCM435、42CrMo钢采用 870 ±10℃淬火加热保温和520 ±20℃回火保温的热处理工艺,螺栓通过调质热处理基本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问题#
在实际紧固件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产品在使用完一批原材料后,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另一批原材料,这些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有可能都是同一钢厂同一炼钢炉号的,也有可能并不是,不同钢厂间及同一钢厂不同炉批号间的原材料,其成分里各元素含量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的存在直接会影响到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生产质量。同一个材料牌号,相同规格及性能等级不同炉批号的产品(热处理前工序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用相同设备及热处理工艺处理时,得到的硬度值及变形情况等热处理指标就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可能还会有严重偏差或开裂现象出现。这就要求在实际热处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炉批号的产品,有时需要热处理工艺会有相应的调整。 在汽车行业内,对于高等级螺栓钢材料还没有带状组织的控制需求。但其中关于其带状组织的产生条件、带状组织的控制需求和依据需要合理的认知,具体讨论如下: 带状组织是盘条、棒料铸坯热轧过程中形成的常见组织缺陷,严重影响钢材后续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文献分析认为,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是形成带状组织的根本原因,合理地控制合金成分、枝晶形态和热加工工艺也是抑制带状组织的重要途径。 由微观偏析导致的枝晶内和枝晶间Ar3区域转变温度差异越大,带状组织越易形成。奥氏体分解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是形成带状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较高的冷却速率、较大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会抑制带状组织发生。 #现状# 由于现阶段国内对汽车紧固件带状组织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鉴于带状组织对钢材生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问题日益突出,带状组织应受到业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重点领域(如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服役的高端紧固件钢材中的带状组织更应得到迫切关注。对常见的紧固件用钢(属亚共析钢)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危害、控制带状组织的措施方法以及对带状组织的评级手段等进行评述,本文并提出研究与控制带状组织的关键问题。 紧固件用钢的带状组织需要在退火平衡组织状态下才能够观测评价,见图1所示。图1为 45钢白色铁素体和深色珠光体呈带状分布。其形成条件遵循铁碳平衡图可以得知。这种组织是由奥氏体组织在缓慢冷却条件下产生的,铁素体首先析出,待奥氏体中含碳量逐步升高达到共析状态时余下的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 图1 45钢白色铁素体和深色珠光体呈带状分布 为什么要控制带状组织呢,原因考虑如下:带状组织越严重,材料合金偏析的越严重,不同区域淬透性差异很大。其中大规格螺栓头部鐓锻后,若未进行预先热处理退火或正火,容易出现粒状贝氏体组织,影响机械加工性能;另外在螺栓淬火过程中,合金含量低的区域(铁素体条带区域)淬透性较低,淬火质量难以保证,在螺栓心部容易出现条带性淬火贝氏体,导致拉力载荷波动较大,影响测量稳定性。总之是对紧固件的相关热处理工艺质量有明显影响。 冷却过程中铁素体首先析出的区域是奥氏体相对不稳定的区域,不稳定的条件是该区域的合金含量偏低,而珠光体区域会因合金元素偏高而奥氏体相对稳定,是奥氏体后分解区域。但其中铁素体及珠光体组织的相对含量(%)则决定于材料的含碳量,应该明确表面上是评价带状组织(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带宽),实质上是在评定材料中合金元素的偏聚程度。 同时,促进合金元素均匀扩散、减少盘条、棒料连铸坯凝固组织微观偏析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的主要途径。带状组织中可能存在长条状夹杂物,然而,钢中夹杂物的大小、形貌和分布对带状组织的影响程度至今还不清晰。精细地表征与定量评价带状组织及其危害程度是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此外,盘条、棒料铸坯加热制度对消除带状组织和控制组织晶粒度的综合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 #难点# 现行螺栓钢标准有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和GB/T6478-2015《冷镦和冷挤压用钢》,它与GB/T3077-1999和GB/T6478-2001旧标准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杂质元素P、S含量控制严格,各等级钢中的P、S含量均下降,前者优质钢比原标准降低0.005%(≤0.030%),后者调质型钢为≤0.025%,体现了我国钢铁冶金技术的持续进步,降低了热处理淬火开裂的风险。由于GB/T3077、GB/T6478标准中没有对带状组织检测的要求和规定,需要尽早添加和修订。 钢中存在磷的偏析时会形成带状组织。当钢在A3-A1区间慢冷时,高磷区域的A3温度高,首先形成铁素体,碳被浓缩到低磷区,造成低磷富碳区,在随后冷却时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使组织分层排列。 锰也是促进带状偏析形成的元素。热轧钢中,一般形成珠光体处的含锰量较高,而析出铁素体处含锰量较低。钢经热轧后缓慢冷却,先共析铁素体将优先沿变形纤维分布方向的低锰处析出,然后碳将推进到高锰处形成珠光体,结果珠光体与铁素体相间分布呈条带状。 如果钢材中存在沿轧制方向被拉长为呈带状分布的非金属夹杂物,在冷却过程中,这些夹杂物就可能成为铁素体优先析出的核心,而形成铁素体带,一般就很难用正火的方法予以消除。这种带状组织必须先采用高温均匀化退火后再正火处理来改善。 图2 42CrMo钢退火后的带状组织(X100) 从图2 可以看出,组织成分不均匀,铁素体聚集成块状。如果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分布不均匀,将导致其晶粒长大倾向不一,在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富化区易残留未溶碳化物,降低碳原子的扩散速度,从而抑制晶粒长大;在贫化区晶粒则容易长大,故易出现混晶组织。淬火时,合金元素贫化区的淬透性低,易形成非马氏体组织。渗碳淬火时,混晶中的粗大晶粒形成粗大针状马氏体,将增加残留奥氏体量。因此,带状组织在常规热处理之后都具有较低的力学性能。此外,因成分偏析引起膨胀系数和相变前后比体积差异增大,使螺栓淬火变形增大。 图3 42CrMo钢淬火后的带状组织力学性能具有方向性(左X500、右X1000) 带状组织由于其显微组织分层排列,因而使其力学性能具有方向性,(见图3)即沿带状纵向的抗拉强度高,韧性也好,但横向的性能就比较差,不仅强度低,韧性也差,而且还会使钢的切屑性能变差,同时使后续热处理变形与硬度的不均匀性增加。如果淬火前存在带状组织,淬火加热过程中不可能全部消除,淬火后残存的带状组织会使工件产生较大的组织应力,甚至导致开裂。 结合表1机械性能数据,冲击值不合格,平均值21比标准值27相差了22% 左右,铁素体在晶界处聚集长大,使得晶粒度增大,裂纹扩展阻力减小,冲击功降低。 表1 M45X280螺栓 880±5℃淬油,540 ±10℃回火后机械性能 注:技术要求参考ISO/WD 898-11:2023 通常碳在奥氏体中的均匀化温度高于950℃,合金元素的均匀化温度要高于1100℃,而均匀化时间受带状组织的带宽、带间浓度差和要求均匀化程度的限制。因此,欲使带状组织中的碳(特别是合金元素)均匀化是相当困难的,采用常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渗碳等)工艺一般很难消除带状组织。 #检验# 带状组织的严重程度可根据GB/T 34474.1-2017《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GB/T 34474.2-2018《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方法第2部分:定量法》进行评定。在100倍视场下进行观察,≤2级合格。 依据GB/T 34474.1-2017《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1部分:标准评级图法》对带状组织级别进行评定。该标准中明确了带状组织评定时试样的取样位置及试样的检验状态,试样检验面应平行于钢材的纵轴。该标准适用于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大于0.60%的钢材,实际视场直径为0.80mm,选取试样检验面上各视场中最严重视场与评级图谱进行对比评级。评级图谱中带状组织由白、黑两类组织组成,白色是铁素体,黑色是第二类组织。当评定钢中带状组织时,需根据铁素体条带的数量、宽度,以及铁素体条带贯穿视场的程度、连续性确定带状组织的级别。标准中根据钢材的碳元素含量,将图谱分为A~E系,将每个系列的带状组织分为0~5级。图3中42CrMo钢中带状组织比较明显,铁素体和珠光体交替呈带状,依 据GB/T 34474.1-2017标准42CrMo钢的带状组织为3级。 还可以依据GB/T 34474.2-2018《钢中带状组织的评定 第2部分:定量法》对带状组织级别进行评定,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提供了带状组织取向度等参数,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统计方法,适用于除铁素体外的其他带状组织,使用范围较广。该标准评定时需要随机截取5个以上视场,然后对带状组织特征对象的数点和截点进行计算,再代入相关公式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得到钢材的带状组织级别。该方法避免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但需要大量的分析计算,导致其使用率不高。 采用常规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渗碳等)不能消除带状组织中合金元素的偏析,虽然快冷可抑制碳的不均匀分布,不出现或减轻带状组织,但重新加热缓冷时又会形成带状组织。 #讨论# 为此,关于汽车紧固件用钢带状组织的评价适应性或实用性问题,讨论如下: 首先,是适用合金钢材的含碳量范围,需要强调是在平衡组织状态下,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的面积百分比含量大体相当才适合带状组织的评价。这种组织状态下最能够表达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偏析问题。同时强调只有在平衡组织状态下,组织稳定性好,具有可比性。而非平衡组织则变化多样,无法统一辨别及比较。 其次,强调带状组织主要针对那些淬透性较高的高等级螺栓钢,因为这种材料合金元素较多,偏析非常严重;同时必须关注到这类材料均是用于制造那些规格比较大的汽车紧固件,或风电、核电机组大螺栓,因而钢材的轧制压缩比比较小,大规格螺栓的淬火条件也较差,带状组织及其影响相对严重。通常应该是材料直径大于某个尺寸规格的钢材才有带状组织的要求,同时要规定钢材取样的具体部位,因为大尺寸规格钢材的不同部位带状组织差异很大,在特定部位取样评定才有技术意义。这其中也需要明确一点。 最后,关于疲劳强度的问题。业内有一些说法提到带状组织会影响疲劳强度,从技术层面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关于带状组织控制的是由螺栓毛坯件退火和成品件调质组织的异常而提出的,不涉及到产品的疲劳强度问题。其二,如果是对相关的钢材进行标准化的疲劳性能试验,以标准的疲劳样品及热处理方法,疲劳样品不会表现出对带状组织的敏感性,也不会对疲劳性能有影响,因此测定不出来相关数据的。
品类齐全 轻松购物
正品行货 放心购买
7天无理由退货
安全包装 准时送达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洛关镇东洛阳村南工业区
联系人:宋经理
手机:15632039333
电话:0310-6683227
备案号:冀ICP备2023011847号-1
版权所有:邯郸市裕恒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手机网站
微信